灵武市是我国市场上有名的商品生产基地,每年在农业生产的收入占了GDP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今年加大力度实施农业的节水灌溉。灵武市全面完成高标准的节水灌溉农田、治理骨干河道,同时对于影响GDP的不同的商品农业进行不同的节水灌溉方法的实施。
高效灌溉 移民不靠天吃饭
一条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边绿色盎然,一栋栋矗立的移民新居内水电齐全,现代化的学校、幼儿园、工厂配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想象这里原来是寸草不生的荒漠。11月4日,记者一行来到灵武市狼皮子梁生态移民安置区泾灵新村,泾源县的1407户6331人将在这里安家。
任意走进一户新居,小院整洁,屋舍明亮。最让人惊异的是,自来水已通进家家户户。荒漠通了水,这水,是从哪来的?灵武市水务局办公室副主任王少清为我们解开了谜团:饮水水源为当地地下水,通过新打机井系统过滤后再用压力管道输送到家里;农田灌溉水源来自东干渠,通过新建扬水泵站抽水后再输送至容积为20万立方米的调蓄水库。有了它,旱涝天气均不会影响农业生产。这就是灵武市投入近1亿元建设的狼皮子梁生态移民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灌溉面积达8737亩。
有了水,群众在这里生产、生活就有信心,看得到希望。在移民安置区的农田里,记者看到,滴灌的农田地里,枣树、毛豆苗长势喜人。“现在移民真是太好了!”说这话的高瘦汉子叫周平,是1991年从盐池移民来灵武的。作为一名老移民,周平回忆,当初他来的时候,条件艰苦,要到5公里外的地方才能挑上水。“少了水,地里啥都种不成。”周平说,过去,移民留下来的少,跑回去的多;现在政府帮扶,日子有了盼头,大家出来就不想回去了。“地里用水问题解决了,我家里种着苹果树、枣树,年收入有四五万元。”
整片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在今年灵武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中,狼皮子梁生态移民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只是一部分。结合灵武市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灵武市还将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治理骨干沟道等建设。截至11月4日,灵武市已完成2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占全市农田总量的80%以上。
灵武市梧桐树乡陶家圈村的灌水渠旁,村民杨军双手握着大铲,正在砌水渠闸门。“好事啊,政府掏钱修水渠,庄稼增产,老百姓当然支持。”杨军说,过去,渠道流沙多,容易“梗阻”,致使田里淌不上水,有的地盐碱化后影响了产量。针对这一问题,灵武市今年着重治沟,先后投入2635万元对8条干沟及164公里干支沟进行清淤治理,采用柳桩加草土、骨干渠道裁弯取直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田排水能力和标准。砌护、治理沟渠的工程完成后,杨军说他家一亩地至少多产100斤稻子。按目前市场价,20亩地一年能增收2800元。同时,节水灌溉后,一亩地一个灌溉季度可省水300m~400m。据悉,此举可让全市农民增收1200余万元。看到修渠、砌渠的好处,原来习惯大水漫灌的农民也积极投身渠道建设。郝家桥镇上滩村在治理沟道中,就出现了临近几个村义务协助挖沟的“兄弟连”,他们都是村里闻名的“锹把式”。初步统计,有万余名干部群众参与了灵武市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治在今朝利在长远
梧干渠开工清理后,灵武市水务局农田站站长唐华有了“铁拐唐”的雅号。原来,唐华在一线指挥时不慎崴脚,大家劝他赶紧休息,他却回答:“我是农田建设重点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工程施工正在关键阶段,不能离开。”医生诊断他左腿和脚背韧带撕裂性拉伤,叮嘱他赶紧休息,不能走动。但刚上完药的他不顾医生劝阻,继续到农田里工作。梧桐树乡安排完了,又到西大沟、东沟,来回奔波中,脚更肿了。每晚唐华都要依赖药物来止痛。直到药物起作用了,他才能睡一会儿,但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又一瘸一拐地出现在工地上。
记者从灵武市水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灵武市投入资金3.8亿元,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2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26万亩。
灵武市的水稻、枣等产业都是国内畅销的产品,实施的节水灌溉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产量,治水之路不是短暂的一时兴起,是需要长久的维护和不断的改善。灵武市也将制定长远规划,可以在节水之路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