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河北省用全国0.7%的水资源,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养育了全国5%的人口。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比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之一的以色列还少。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府副省长沈小平说,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农业不能缺水,但河北的情况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每年农业用水占到全社会用水的70%。“一公斤小麦需要1吨水,每年超采地下水四五十亿吨。”沈小平代表说,河北省是资源型缺水的重要省份,水利设施基础脆弱,历史欠账太多的现象依然突出。
目前,河北省正在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引黄入冀工程也在抓紧实施,这两项工程有望每年为河北省增加40多亿立方米的用水量。沈小平代表说,这40多亿立方米的水,只能满足生态、工业和城市用水需要,还无法缓解农业缺水的现状。因此,河北省将加快对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排险加固工作,最大程度发挥水利设施的效益。“我们现在一方面是农业缺水,另一方面是浪费还很严重,所以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大培育抗旱种子的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总农艺师赵治海表示,在现有条件下,应当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用科技支撑消减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节水问题和粮食增收是一对突出矛盾,“可以通过增加杂交谷子种植面积,缓解这对矛盾。”
全国人大代表,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志新表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河北降水的百分之七八十,都集中在七八月份,这样就需要修一些水库,对水资源进行宏观调节,但这种大型水利设施的覆盖面不可能很广,做不到全覆盖。”刘志新代表说,这就需要中小型,特别是微型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补充。“比如说山区的小塘坝,特别是山上集雨水窖。”
刘志新代表介绍,平原地区绝大部分土地仍处于大水漫灌的状况,所以应该发展节水灌溉,从科学用水、节约用水上找出路,尽量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对于节水灌溉普及率低的问题,刘志新代表称,目前农业以分散的一家一户经营模式为主,各户土地面积都不大,加上节水灌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农户负担不起。“投入和产出比差距比较大,农民会觉得不太合算,这是一个制约因素。所以国家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节水灌溉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另外,农业科技人员还应该对节水技术进行完善,提高实用性,降低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