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昌吉州以加强节水型流域(灌区)示范建设为重点,首先在呼图壁县军塘湖流域建成以红山水库为首部的3万亩河水自压滴灌工程,使军塘湖流域实现水资源管理政策和用水观念上的“两大突破”;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农业集约化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现代水利管理信息化水平上实现“三大提升”;实现了由田间单一节水向流域(灌区)节水、由单一向农业供水服务向经济社会全方位供水服务、由单一田间节水技术应用向集成系统综合技术应用、由单一分散分户生产经营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导的统一生产经营的“四大转变”。2010年,军塘湖流域农业、生活、工业、生态用水比例由2009年的92:0.3:0.5:7.2优化调整为89:0.3:2.7:8。
今年,昌吉州在呼图壁县高效节水“大首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各县市推广建设大首部、大系统、全流域节水示范点8个(每个县市区1个),除园区为加压滴灌外,其余全部为地表水自压滴灌工程。大首部建设规模14.1万亩,其中木垒2.2万亩,奇台3万亩,吉木萨尔1.03万亩,阜康1.4万亩,园区2万亩,昌吉市0.8万亩,呼图壁2.5万亩,玛纳斯1.21万亩。占今年全州高效节水任务面积80万亩的17.5%。
高效节水大首部系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促进了高效节水规模化发展。单井首部系统控制高效节水面积800亩左右,并受井位影响不能达到最优效果。而一个河水大首部系统可控制高效节水面积达1-3万亩,是单井首部系统控制面积的10-30倍,推进了高效节水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
二是拓展了地表水在高效节水领域的利用。为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资源开采,昌吉州在应用地下水实施高效节水的基础上,大力研究地表水(库水、河水)沉砂过滤技术,成功将地表水用于高效节水水源,促进了水资源的综合配置和优化高效利用,对节约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利用自然坡降,降低运行成本。大首部系统充分发挥昌吉州南高北低的地形优势,选择的地形条件满足自压供水和沉淀池间歇式冲砂的要求,沉砂过滤池建于上游,利用自然坡降自压输水,整个灌溉过程中减少了加压用电,降低了运行成本,按单井灌溉期耗电约10.8万度电,电费约2.7万元,按每眼井控制800亩地计算,1万亩地12眼机电井减少电费支出32.4万元,3万亩地37眼机电井减少电费支出99.9万元,降低运行管理费用40-50%。
四是减少系统管护人员及费用。单井首部配水人员在每个首部系统进行控制,可控制灌溉面积约300-400亩/人。大首部系统由于自压运行,不需要配套机电设备,减少了维修管护人员,控制灌溉面积500-600亩/人,运行费用及管护费用可节省30-40%。
五是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大首部促进了高效节水自动化系统建设,通过在中央控制室电脑系统建立灌溉主控制器、发射接受器,向首部自动控制系统及田间电磁阀、田间流量传感器发布灌溉指令,即可完成农田灌溉,实现从铁锹浇灌到点击鼠标的变革,提高了高效节水科技含量,通过农业高效节水新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引领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六是促进土地集约化管理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高效节水灌溉为纽带,大首部系统实现了由单一分散分户的生产经营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导的统一生产经营转变,促进了土地联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通过大首部还带动了农民用水者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了农民组织、合作化程度,盘活了土地流转, 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如:玛纳斯县乐土驿镇种植作物已实现了一村一品,村民以土地作价计股入社,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民每亩增加收入200元以上。
“十二五”期间,昌吉州计划投资17.85亿元新建高效节水面积248万亩,到“十二五”末使全州高效节水面积达到490万亩,计划在全州27个流域推行大首部、大系统、大面积的高效节水模式,全力打造东县百万亩小麦、西县百万亩棉花节水示范基地,实现全州流域灌区综合节水覆盖面积达到60%,占总播面积70%的目标;全州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年的0.49提高到0.54,农业用水比重由现状年的94.6%降低到91%以下。